衣食住行中的食在历朝历代都很重要,人要是吃不饱了就会出问题,所以才有了“民以食为天”的说法,也是,人要是吃不饱肚子就受委屈了。
我们在朝鲜时的伙食标准好像是每天50元人民币,这样的标准按道理说不算低了,先不说因为他们的物价便宜,就算是在国内每天50元的标准也算可以了。
图一、我们的早餐
(资料图)
在朝鲜期间饭量也大了,他们的馒头香,我们同事里有懂行的说:用的是没有去除麦胚的小麦。这咱就不懂了,反正吃着挺好的。
觉得饿,我觉得主要原因是饭菜的油水小,也没有什么肉食,虽然每次吃饭的时候觉得自己吃饱了,但一般坚持不到中午就饿了。不过就我们吃这水平,据翻译说级别也是相当的高了,我看着手中的馒头与桌的两小碟泡菜与一个没有油的煎鸡蛋,陷入了沉思……
图二、推着自行车的朝鲜人
厂子里是有食堂的,但我从来都没有在吃饭时间进去过。这主要是他们一直有意无意的阻挡着我去厂里的食堂,虽然我也借口拍摄现场环境进去过,但都是在饭店过后没有人吃饭的时候,看着整齐的桌椅,到处都干干净净的样子,我觉得他们吃的油水恐怕也不是会很大,各个桌子下、墙角边连个垃圾桶都没有,也对,吃的都不够,那还会有人扔东西?
图三、我们的晚餐
我是见过朝鲜人吃饭的,有一次我去朝鲜人家里办事,去的时候他们家正好在吃饭,桌上一小盘泡菜,每人一碗稀饭,桌上的几个馒头在昏暗的灯光下显的略黑。我想,泡菜可以当咸菜、稀米饭与馒头是主食。
图四、我们的晚上餐
看着他们饭店上的东西,我觉得和我们70年代差不多,其实我在70年代吃的还没有人家好呢,在70年代家里哪里能吃的上白面馍、大米饭?
当我办完事回来后,跟同事说起了这件事,并带着疑问问老同事:他们真的是这样的生活吗?年过70的同事并没有马上回答我,想了想后才说:会不会知道你要去?
是的,肯定是知道我要去的,并且是事先通知了的,如果我不事先给厂里提交申请,翻译也不会带我过去的。老同事说:这就对了。不过也不对,就是稀饭与馒头有什么好准备的?难道我看到的是别人想让我看到的?
图五、在国内延吉吃烧烤时的泡菜,对比一下上面的
后来有一次我去买海参,看到店主正在类似榻榻米的小炕上吃饭,端着一大碗白米饭就着泡菜正在吃饭,看到我们的到来赶紧放下了碗筷过来招呼我们,我当时问了一下翻译:同志们都是这样的伙食吗?翻译告诉我说,她是售货员,会说一点汉语,岗位比较重要,所以要好一点……然后告诉我说,你不要总是东问西问的,我们现在和你们70年代差不多……好吧,看来我还让人烦了。也对,谁也不想把自己不堪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。
我也去过他们的“自由市场”也买过他们的猪肉,他们的猪肉确实香,不喂任何饲料吃草长大的猪,肉质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来,在朝鲜瘦肉比肥肉便宜,人们都是买肥肉回家熬油,这点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。
但我觉得,吃饱肯定是没有问题的,只是副食品比较少、油水小罢了,想想咱们的70年代,谁家能大鱼大肉的吃?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