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供需均现“弱修复”。出厂价格的上涨动力来自成本端,需求复苏需更进一步。7 月非制造业PMI 继续回落。
7 月制造业PMI 指数为49.3%,较6 月继续回升0.3 个百分点,制造业景气度小幅回升,但仍处于收缩区间。着眼各细分项,7 月新订单指数49.5%,较6 月回升0.9 个百分点,新出口订单较上月继续回落0.1 个百分点至46.3%;生产指数实现50.2%,较6 月回落0.1 个百分点,但仍维持在扩张区间;原材料库存指数48.2%,较6 月回升0.8 个百分点;从业人员指数为48.1 %,较6 月继续下滑0.1 个百分点;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.5%,较6 月小幅回升0.1 个百分点。此外,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实现55.1%,较6 月回升1.7 个百分点。
生产继续“弱修复”。从供给端看,7 月生产指数在扩张区间内微幅回落,制造业企业生产意愿继续“弱修复”。一方面,7 月制造业企业采购意愿回升,7 月采购、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为49.5%和48.2%,较6 月分别回升0.6 和0.8 个百分点;另一方面,7 月从业人员指数较6 月继续下探,制造业生产活动仍待进一步修复。
内需指标延续弱势复苏。7 月新订单指数回升0.9 个百分点,但仍维持在荣枯线以下。弱外需仍在影响总需求表现,当月新出口订单继续回落;7月新订单指数的回升动力,仍主要来自内需。
当前库存回升并非“补库”。从产成品库存的观测指标看,7 月制造业出厂价格实现48.6%,较6 月回升4.7 个百分点;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回升0.2 个百分点,但当前库存回升并非“补库”,我们继续维持此前判断,即“去库正在由主动向被动切换,但切换动能仍不足”。
首先,出厂价格的上涨动力来自成本端。7 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升7.4%和4.7%,其中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出厂价格上涨幅度,成本端是制造业企业出厂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。
其次,需求复苏需更进一步。7 月,尽管内需指标较6 月继续回升,但部分行业需求回落的状况尚未明显改善。具体行业方面,7 月黑色、化学原料及石油炼焦行业的出厂价格均有提升,较6 月分别改善17.1、17.1 及3.5 个百分点;但以上行业新订单指数仍在持续回落过程中,较6 则分别下降1.7、0.6 及14.0 个百分点。上游周期行业对地产、基建投资反应敏感,其新订单指数回落印证需求复苏需更进一步,静待政策收效。
7 月非制造业PMI 继续回落,但仍维持在扩张区间。7 月非制造业PMI指数51.5%,较6 月继续下行1.7 个百分点。从需求端看,7 月新订单指数为48.1%,较上月下降1.4 个百分点,刷新年内最低水平;外部需求也有回落,新出口订单指数实现47.7%,较上月继续下降1.3 个百分点。
供给端表现仍较弱势。7 月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实现46.6%,较6 月下降0.2 个百分点;供应商配送指数实现51.4 %,较6 月下降0.5 个百分点。
风险提示:海外衰退风险;地缘关系的不确定性。
标签: